直埋光缆虽埋设地下,但仍可能遭受雷击损害。以下是7大核心防护措施及实施要点:
铠装层接地:每间隔2km做一次接地(GYTS光缆钢带需焊接接地线)
接头盒接地:金属外壳用16mm²铜缆连接至接地网(接地电阻≤10Ω)
特殊地段:高土壤电阻率地区采用降阻剂(如膨润土)
光缆类型 | 防雷等级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
非金属光缆(GYFTY) | ★★★★★ | 多雷区/变电站周边 |
铝护套光缆(GYTA) | ★★★★ | 普通直埋段 |
钢带铠装光缆(GYTS) | ★★ | 需额外做接地处理 |
同沟敷设屏蔽线:平行埋设50mm²铜绞线(距光缆30cm)
金属管保护:雷暴高发区段套镀锌钢管(管壁≥4mm)
复合光缆:选用OPGW式结构(光纤复合地线)
避开独立大树、铁塔等易引雷物体(水平距离≥树高1.5倍)
禁止沿金属管道敷设(最小间距1m)
山地敷设时优先选择阳坡
河流穿越段:两岸各做2处接地
岩石地段:采用铜覆钢接地极(替代传统角钢)
接头点:设置"防雷接头井"(含避雷针+接地网)
保持光缆自然弯曲(最小半径≥20倍直径)
回填土禁用含金属碎渣的材料
金属标石需与光缆绝缘(间距≥50cm)
✅ 每2km测试接地电阻(雨季前复测)
✅ 非金属光缆使用比例≥70%(多雷区)
✅ 标石注明"高压危险"警示标识
✅ 竣工图纸标注所有接地点坐标
✅ 备品库存防雷型接头盒(至少3个/百公里)
规范依据:
YD 5102-2023《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》
GB 50689-2011《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》
IEEE 487-2023《地下通信线路防雷标准》
注:在年雷暴日>40天的地区,建议采用"光缆+硅管"双层防护体系,防雷效果提升60%以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