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放光缆是指在光纤通信工程施工中,将光缆按照设计要求铺设到指定位置(如架空、管道、直埋或室内等)的过程,确保光缆在传输信号时性能稳定、损耗最小。它是光缆线路建设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,直接影响网络质量和后期维护难度。
保护光缆:避免机械损伤(如拉伸、弯折、挤压)。
规范路由:按设计路径铺设,避开干扰源(如强电、腐蚀环境)。
预留余长:为熔接、维修预留适当长度(一般预留0.5%~1%)。
适用场景:户外短距离(如FTTH入户、农村架空线路)。
方法:
通过电杆、挂钩或自承式结构悬挂光缆。
使用滑轮牵引,控制张力(如自承式光缆≤100N)。
关键要求:
高度:跨越道路时≥5.5米,避开电力线(水平距离≥1.5米)。
固定间距:一般20~30米加装一个挂钩。
适用场景:城市地下管道、预埋管。
方法:
先用穿管器或气吹法引入牵引绳,再绑扎光缆牵引。
多根光缆同管时,占用截面≤40%。
关键要求:
禁止管道内接头,弯曲半径≥20倍光缆直径。
适用场景:野外、无管道区域。
方法:
开挖沟槽(深度≥1.2米),铺设后覆盖细沙和警示带。
关键要求:
铠装光缆优先,与地下管线平行距离≥0.5米。
适用场景:楼道、家庭、数据中心。
方法:
沿墙卡钉固定或穿线槽,转弯处保持弯曲半径≥5cm。
关键要求:
避开强电线路,使用阻燃光缆(如LSZH护套)。
拉力控制:
瞬时拉力≤光缆抗拉强度(如GYTA光缆≤1500N)。
长期拉力≤20%抗拉强度。
弯曲半径:
动态施工时≥20倍光缆直径,静态固定时≥10倍。
防损伤措施:
禁止直接拖拽光缆,牵引时使用旋转牵引头。
OTDR测试:检测全程衰减和断点(损耗≤0.4dB/km @1310nm)。
端面清洁:用显微镜检查光纤连接器,避免污损。
资料归档:记录光缆路由、接头位置、测试数据。
对比项 | 光缆 | 普通电缆 |
---|---|---|
拉力敏感 | 严禁超拉力(易断纤) | 抗拉强度较高 |
弯曲半径 | 要求严格(≥10倍直径) | 相对宽松 |
干扰防护 | 需远离强电、磁场 | 抗干扰能力较强 |
总结:布放光缆是一项技术性强、规范性高的工作,需根据场景选择合适方法,并严格遵守拉力、弯曲半径等参数要求,确保光纤传输性能。施工后必须进行测试验证,避免隐性损伤影响网络质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