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缆预留是指在光缆敷设或安装过程中, 在特定位置保留一定长度的剩余光缆,以便于后续的维护、抢修或调整。这一做法是通信网络施工中的重要环节,主要目的是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和灵活性。
1.接头盒预留
在光缆接续点(如接头盒处)预留一定长度(通常为10-20米),方便未来重新熔接或修复故障时使用。
2.终端预留
在光缆进入机房、基站或设备终端时预留长度(如30-50米),便于设备安装、跳线连接或后期扩容。
3.人孔/手孔预留
在管道人井或手孔中盘留部分光缆(呈“Ω”形或“8”字形),防止因地形变动或施工拉扯导致光缆受损。
4.架空敷设预留
架空光缆在电杆处预留少量长度,用于应对热胀冷缩或风力摆动造成的应力。
5.应急抢修预留
在易损路段(如道路交叉口、施工区附近)多预留光缆,缩短故障修复时间。
一般遵循行业标准(如YD/T 8141-2023《光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》),具体长度根据敷设方式、环境条件及运营商要求确定。
例如:接头盒两侧各预留12米,机房内预留15-30米。
1.合理盘放:预留光缆需整齐盘绕(直径≥30cm),避免小半径弯曲导致光纤损耗。
2.固定保护:使用扎带或支架固定,防止松动磨损。
3.标识清晰:标注预留位置和长度,便于后期维护。
通过科学预留光缆,可显著降低因施工误差、自然灾害或升级改造导致的网络中断风险,延长光缆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