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义:全介质光缆是一种完全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光缆,其加强件、护套及所有组件均采用绝缘介质(如玻璃纤维、芳纶纱、塑料等),不含任何金属成分。
无金属结构
不含金属加强芯(如钢丝),避免雷击或电磁干扰(EMI),适用于强电磁环境(如高压输电线路、铁路、变电站等)。
防腐蚀,适合潮湿、化学腐蚀环境(如海底光缆、化工厂)。
轻量化
采用芳纶纱(Kevlar)或玻璃纤维作为抗拉元件,重量比金属加强光缆轻,便于架空敷设。
高安全性
绝缘性好,不会因雷击或电力线路故障导致光缆带电,保障施工和维护安全。
抗干扰性强
不受电磁感应影响,适合与高压电线同杆架设或埋设在强电环境中。
组件 | 材料 | 作用 |
光纤芯 | 玻璃光纤(单模/多模) | 传输光信号 |
缓冲层 | 松套管(PBT材料) | 保护光纤,防止微弯损耗 |
加强件 | 芳纶纱(Kevlar)或FRP(玻璃纤维增强塑料) | 提供抗拉强度 |
护套 | PE(聚乙烯)或LSZH(低烟无卤) | 防潮、抗紫外线、机械保护 |
对比项 | 全介质光缆 | 金属加强光缆 |
加强材料 | 芳纶纱、FRP(玻璃纤维) | 钢丝、铝带 |
抗电磁干扰 | 强(完全绝缘) | 弱(易受电磁干扰) |
防雷击 | 优异(不导电) | 较差(需额外防雷措施) |
重量 | 轻 | 较重 |
成本 | 较高 | 较低 |
典型应用 | 电力系统、铁路、雷击多发区 | 普通通信管道、直埋场景 |
电力通信
与高压输电线路同杆架设(如OPGW光缆的替代方案)。
变电站、发电厂的内部通信网络。
铁路与轨道交通
沿电气化铁路敷设,避免接触网电磁干扰。
雷击高发区
山区、旷野等易遭雷击的环境。
特殊环境
海底光缆(防腐蚀)、化工厂(耐化学腐蚀)、数据中心(防火要求高)。
ADSS光缆
自承式架空光缆,直接悬挂在电线杆上,无需吊线。
常用于电力杆路通信。
非金属阻燃光缆
采用LSZH护套,适用于数据中心、地铁等防火要求高的场景。
微型全介质光缆
直径小,适合管道资源紧张的环境。
机械强度:全介质光缆抗拉性能依赖芳纶纱,施工时需避免野蛮拉伸。
弯曲半径:最小弯曲半径≥20倍光缆直径,防止光纤断裂。
防鼠咬:在鼠害严重地区,需选用铠装型(非金属铠装)全介质光缆。
全介质光缆凭借其无金属、抗干扰、防雷击等优势,在电力、铁路、特殊环境中广泛应用,但成本较高,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