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阻水材料
① 阻水缆膏:在缆芯填充油膏,阻止水分纵向渗透(常见于松套层绞式光缆)。
② 阻水带/纱:在护套内包裹吸水膨胀材料(如聚丙烯酸酯),遇水后膨胀堵塞间隙。
③ 金属挡潮层:铝塑复合带(APL)或钢带铠装,兼具机械保护和防潮功能。
2.护套类型
① PE护套:普通聚乙烯护套适用于一般环境。
② 防蚁防鼠护套:添加特殊材料(如玻璃纱)的同时兼顾防水。
③ 双护套结构:内层阻水,外层抗机械应力(如GYTA53型光缆)。
3.特殊场景应用
① 海底光缆:采用多层金属铠装+PE护套+铜管阻水结构。
② 架空光缆:需防紫外线护套,但接头盒仍需防水处理。
1.接头盒防水
①密封方式:
a. 机械密封(橡胶垫圈+螺栓紧固)。
b. 热缩套管密封(加热收缩后紧密包裹)。
c. 凝胶密封(注入硅胶或树脂填充缝隙)。
1.安装要求:
① 接头盒需高于管道或人井底面,避免浸泡。
② 进出光缆的端口用防水胶泥缠绕,防止水汽侵入。
3.光纤熔接保护
① 熔接点必须置于防水接头盒内,并使用热缩管保护套管(含热熔胶)。
4.终端设备防水
① ODF架或终端盒需安装在干燥环境,潮湿区域应使用防潮箱体。
1.施工阶段
① 光缆端头临时密封:截断后立即用防水胶带或端帽封堵。
② 避免护套破损:穿管时使用润滑剂,防止刮伤护套。
③ 管道光缆敷设:在低洼段预留“S弯”,防止水流顺缆渗入。
2.日常维护
① 检查接头盒:定期开箱检查密封圈老化、凝胶干涸或积水情况。
② 测试绝缘电阻:用兆欧表测试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(标准:≥2MΩ·km)。
③ 排水与防潮:清理人井积水,潮湿井内可放置吸湿剂(如硅胶袋)。
3.故障应急
① 发现进水后,立即切断受损段光缆,重新熔接并更换接头盒。
② 对于缆内积水,可用高压干燥氮气吹扫后填充阻水膏。
1.浸水试验(适用于光缆或接头盒)
① 将样品浸入1米深水中24小时,测试光缆衰减变化(应无显著增加)。
2.气压检测
① 向光缆内充入干燥空气(0.1MPa),检测气压保持能力(判断护套完整性)。
3.OTDR监测
① 对比历史曲线,发现因进水导致的异常损耗点(如接头处“台阶”)。
问题1:接头盒内冷凝水
解决:更换密封圈,盒内放置防潮剂,或改用充气式密封接头盒。
问题2:护套破损导致纵向渗水
解决:截断破损段,重新熔接并加强套管保护。
问题3:阻水缆膏硬化失效
解决:清理旧膏体,重新填充新鲜阻水膏。
YD/T 901-2018《层绞式通信用室外光缆》
YD/T 814.1-2013《光缆接头盒技术条件》
ITU-T L.55:光缆防水的国际建议
通过材料选择、工艺控制和定期维护,可有效提升光缆防水性能,降低因水害导致的通信中断风险